百香果因其诱人的芳香风味而闻名,因此常作为天然风,味增强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。NING等研究发现百香果汁与牛奶复合发酵,不仅可显著增加产品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,而且有效改善产品的风味。类似的,任玲等!采用百香果汁与茶树鲜叶共发酵,所得新型工夫红茶比传统产品汤色更红亮、风味更丰富。ALBUQUERQUE等将百香果与豆浆共发酵,不仅提高活菌数产生叶酸,还提升整体感官品质。由此可见,百香果的添加可明显改善发酵饮品的风味,将其与豆清液复合发酵可能有效的解决豆清饮料风味短板的问题。然而,目前关于乳酸菌发酵百香果豆清饮料对其品质的影响规律尚未清楚。
本研究以豆清液为原料复配百香果,采用乳酸菌进行发酵。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、营养物质、风味物质等品质特征形成规律分析,为豆制品副产物的增值利用难题提供解决路径,展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为健康型乳酸菌饮料的开发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。
材料与方法
01实验材料豆清液,豆制品加工与安全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提供;百香果(品种为钦蜜9号),湖南绿叶水果有限公司;2-辛醇,分析纯,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;液态食品发酵剂(植物乳杆菌、鼠李糖乳杆菌、干酪乳杆菌、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),其活菡数≥109,湖南君益福食品有限公司;DPPH,分析纯,梯希爱(上海)化成工业发展有限公司;ABTS,分析纯,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;没食子酸,上海如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大豆异黄酮标准品(大豆苷、大豆昔元、黄豆苷、黄豆素、染料木苷、染料木素),分析纯,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。
02电子鼻的测定
称取4.0g样品于40mL顶空瓶中,迅速用加硅胶塞密封,50℃水浴加热6min后进行测量。插入电子鼻探头检测气味,具体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:采样间隔1s,清洗时间120s,预采样时间10s检测时间120s,传感器室流量300mL/min,样品流量300mL/min。

参考WANG等的方法,稍作修改。从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挑选12名在食品感官分析领域有着丰富经验,并熟悉各种感官描述词汇的人员组成品评小组(6名男性和6名女性,年龄在20~52岁,平均26岁)。所有评估员在感官评价开始之前接受了6h的香气识别和香气强度识别培训。每个样品盛放20 mL至品评杯中,用三位数随机代码盲标,并以随机顺序呈给评估员。评估员根据5分制(1 =极低,3=中等强度,5 =极高)对饮料的6个特征风味(甜味、酸味、后味、发酵味、豆腥味、果香味)进行了评价。每评估一个样品后休息3 min,每个样品重复评定3次。
结果与分析
为评价乳酸菌发酵对百香果豆清饮料整体风味特征的影响,采用电子鼻测定差异。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(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,PCA),由图6-a可知,PCA1贡献率为89.89%、PCA2贡献率为6.53%,累计贡献为96.42%,因此能够反应该发酵过程总体香气,5组样品分布于不同的象限内,表明发酵过程中存在显著性差异。由图6-b可知,发酵体系整体风味强度先增强后减弱的动态变化特征,在18 h时达到峰值,其中W1W、W2W、W3S、W6S的风味更为突出,其次W2S、W1S。证明发酵时间18 h赋予更丰富的风味,故利用感官对百香果豆清饮料的形成进一步探究。

通过感官评定雷达图7可以看出,18h花果香、后味最高,豆腥味最低,发酵味、酸味适中,相较于其余4组更佳。由此可知,发酵可以丰富百香果豆清饮料的果香味并掩盖豆腥味,从而提升感官品质。结合L等利用嗜酸乳杆菌发酵枣汁,增强其营养价值并提高整体感官品质。ZHOU等研究的关于植物乳杆菌发酵改变杨梅汁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,同时减少其不良感官风味。

结论
目前关于豆清液研究,大部分围绕纯豆清饮料风味,代谢组学等研究展开,而豆清液与果蔬共发酵机制研究较少。未来需要通过代谢组学进一步探索果蔬豆清饮料品质形成规律,为豆清液饮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。